冇錯,係得哥啊!有冇好掛住佢啊?
在寫食物以前,想寫一寫得哥。
“得哥”馬興國,暱稱來自“duck”字,早年以燒鴨出名,在吉隆坡開店,英文名就取“Uncle Duck”,但其實真的英文名是Marco Ma,有人話“得哥”啲嘢好得,名字就這樣用下來了。
他十幾歲就入行,先是賣粥,後來開大排檔;2003年,香港發生SARS事件,市場很淡,讓他萌生往外發展的可能性。
疫情後,他跟隨飲食工會一團人去了新加坡考察,本有意移居新加坡,其後來回馬新兩國多次,最後選擇在吉隆坡住下。
他回憶說,當年一團人還是由現任的總理李顯龍接待,去了很多地方考察;他覺得吉隆坡在成本、人力等條件更符合他的要求,於是就選擇在這裡開店。
初初要在劉蝶廣場開“#港飲港食”,還有故仔聽,原來那時廣場管理層不想租給他做餐廳,他於是想出一個方法,就是煮一桌子菜讓管理層吃,那一頓飯以後,店舖就給他拿下了。
“得哥,你煮咗啲咩俾人食?”
“香港嘅龍蝦伊麵咯!”
2004年,劉蝶廣場的港飲港食粥面餐廳開始營業,當年門外還有“車仔檔“,賣咖哩魚蛋、碗仔翅等香港街頭小食。
應該是吉隆坡最早一家有賣這類街頭小吃的店吧。我第一次篤魚蛋吃碗仔翅,也是在這裡吃的,那些年去Bukit Bintang,不是去同善路吃牛丸粉,紅燒魚頭,就是來這裡吃乾炒牛河。
得哥自我要求高,這天上門採訪,他一邊煮一邊跟我談了許多,幾個小時竟還沒聽夠,他對每一樣的食材,該如何處理,又該讓人客怎麼吃,都講得很詳盡,不是客套話,那杯奶茶的學問,從選茶的品牌到“溝茶”等工序和只有行內人才知的小秘密,都讓我大開眼界。
今年初時,我介紹過他家的圍村盆菜,是我試過無數家盆菜以後,最喜歡的一家。
這次採訪,多得姐妹阿Wing介紹,原來她認識得哥,說得哥超級好人兼有義氣,知道她老遇到餃皮問題,二話不說幫忙,是她的貴人。
我這才知道得哥即使讓店面休業,卻一直沒停下來。
他開始推出很多大廚系列懶人包(容後介紹),開始自學拍影片,開始做youtube頻道,教人如何煮他的懶人包,看,人家得哥60歲,還不斷在努力!
而我這不學無術的,就這樣坐在店裡做VIP,他煮我吃,還真的吃了很多好料。
一個香港人,因為SARS,來到吉隆坡闖了近20年,這一年因為更嚴重的一場疫情,他停下腳步,再重新出發,這其中有很多故事,很精彩。
我還會再找得哥,讓他給我講故事的。
重點來了,看,我都把重點放最後,就是雖然日子未定,還沒很確定,不過得哥魚蛋粉會重開哦!!
敬請期待本人之下一篇,哈哈
#圖解:得哥的攝影助手是馬太,兩人最佳拍檔,+我和阿Wing兩條友好有食神咁食開好多嘢,飽到上心口!
📍得哥鱼蛋粉@半山芭
Follow my IG/tiktok:#malaimui77
FB:#馬拉妹講飲講食 #馬拉妹出閘 #馬拉妹 #認清商標 #提防假冒 #只此一家 #別無分行 #FoodhuntMY #BloggerMakan #BloggerMalaysia #malaimuidotcom #好吃的吃多一點 #不好吃的多少吃一點 #得哥魚蛋粉 #uncleduck #uncleduckfishballnoodles #jalanpudu #半山芭美食